納芯微提交科創板注冊!前三季營收近6億,模擬芯片年增長率達147%
2021年11月1日,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芯微)在上交所科創板成功上會。截至2022年2月10日,已完成提交注冊。
納芯微是一家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集成電路研發和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產品在技術領域覆蓋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目前已能提供 600 余款可供銷售的產品型號,廣泛應用于信息通訊、工業控制、汽車電子和消費電子等領域。
資料顯示,納芯微在2016年8月11日掛牌新三板,兩年后(2018年9月19日起)在股轉系統終止掛牌。如今,納芯微轉戰科創板,再次開啟上市征程。
凈利潤突破1.5億,主營業務營收增長率達147%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納芯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022.33萬元、9,210.32萬元、2.4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30.85萬元、-910.85萬元、5,090.77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納芯微實現營收5.79億元,同比增長了266.16%;同期歸母凈利潤1.54億元,同比增長了344.82%。
可以看到,在國產化提速、市場需求持續上升的背景下,納芯微從2019年的凈利潤為負,到2021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突破一億,納芯微在業績上實現了實質性的扭轉。
在主營業務方面,納芯微的主營業務為信號感知芯片、隔離與接口芯片、驅動與采樣芯片。2018年—2021年上半年,納芯微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 3,937.24 萬元、9,136.05 萬元和 24,094.84 萬元、34,007.66萬元,2018年—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47.38%,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據了解,2020年,納芯微的模擬芯片出貨量超過 6.7 億顆,主要應用于信息通訊、工業 控制、汽車電子和消費電子領域的不同場景,車規級芯片進入東風汽車、比亞迪、上汽大眾、寧德時代、森薩塔等廠商的產業鏈。
細分來看,2018年,納芯微大力發展隔離與接口芯片業務,到了2020年,該業務的營收占比達44.33%,與信號感知芯片業務并列成為公司的主要產品。納芯微表示,公司通過積極突破技術壁壘,數字隔離類芯片的抗共模瞬態干擾能力、抗靜電能力等多項關鍵技術指標達到或優于國際競品。
招股書顯示,到了2021年上半年,納芯微的信號感知芯片業務占營收比例下降為28.44%。驅動與采樣芯片業務占比從2020年的0.39%上升為22.73%。
可以發現,納芯微在不斷的調整業務戰略,發展新的市場增長點。納芯微在招股書中寫道,“2018年至今,公司隔離與接口芯片在信息通訊行業的增幅最大。在信號感知芯片方面,公司各類信號調理ASIC芯片在相應下游應用領域均保持著快速增長的趨勢。由于推出時間較晚,公司驅動與采樣芯片于2020年第三季度實現批量出貨,成為公司新的收入增長點”。
獲國家大基金加持,募資7.5億加速開發信號鏈芯片
在報告期內,納芯微的各式傳感器信號調理ASIC芯片多為配套 MEMS 敏感元件使用,以構成完整功能的傳感器芯片。隨著智能手機、TWS耳機以及智能音箱等終端產品的發展,MEMS麥克風也迎來了快速的增長,同時帶動了傳感器信號調理ASIC芯片的市場需求。
為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此次納芯微擬募集資金7.5億元,用于信號鏈芯片開發及系統應用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在股本情況方面,納芯微此次在科創板上市得到了國家大基金、小米、深創投等資本加持。招股書顯示,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 2,526.60 萬股股份,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 低于25.00%。其中物聯網二期基金的持股比例為2.97%,國家大基金子公司聚源聚芯持股比例為2.02%,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的持股比例為0.92%。
需要關注的是,由于納芯微采用Fabless 模式,晶圓制造、芯片封裝和芯片測試均由委外廠商完成。近兩年來,全球晶圓代工行業產能緊張,晶圓代工廠的交期拉長,對納芯微的生產經營產生了一定影響,尤其是在采購方面。
招股書顯示,納芯微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占當期采購總額的 87.85%、85.83%和 81.44%,集中度較高。采購內容涉及晶圓、晶圓中測、封裝測試等。
受到全球晶圓代工環境影響,納芯微能否保持經營業績的增長趨勢備受挑戰。納芯微表示,“若芯片代工產能緊張的形勢加劇,或晶圓市場價格、封裝測試加工費用大幅上漲,將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以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小結:
納芯微已經逐步打開汽車電子領域的應用市場,憑借其豐富的車規級芯片開發能力,公司的隔 離驅動與隔離采樣芯片在 2020 年第三季度陸續批量出貨后,成功進入國內主流汽車供應鏈。在本次上市之后,納芯微也將通過加大研發持續發力新市場。

納芯微是一家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集成電路研發和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產品在技術領域覆蓋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目前已能提供 600 余款可供銷售的產品型號,廣泛應用于信息通訊、工業控制、汽車電子和消費電子等領域。
資料顯示,納芯微在2016年8月11日掛牌新三板,兩年后(2018年9月19日起)在股轉系統終止掛牌。如今,納芯微轉戰科創板,再次開啟上市征程。
凈利潤突破1.5億,主營業務營收增長率達147%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納芯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022.33萬元、9,210.32萬元、2.4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30.85萬元、-910.85萬元、5,090.77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納芯微實現營收5.79億元,同比增長了266.16%;同期歸母凈利潤1.54億元,同比增長了344.82%。

可以看到,在國產化提速、市場需求持續上升的背景下,納芯微從2019年的凈利潤為負,到2021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突破一億,納芯微在業績上實現了實質性的扭轉。
在主營業務方面,納芯微的主營業務為信號感知芯片、隔離與接口芯片、驅動與采樣芯片。2018年—2021年上半年,納芯微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 3,937.24 萬元、9,136.05 萬元和 24,094.84 萬元、34,007.66萬元,2018年—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47.38%,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據了解,2020年,納芯微的模擬芯片出貨量超過 6.7 億顆,主要應用于信息通訊、工業 控制、汽車電子和消費電子領域的不同場景,車規級芯片進入東風汽車、比亞迪、上汽大眾、寧德時代、森薩塔等廠商的產業鏈。

招股書顯示,到了2021年上半年,納芯微的信號感知芯片業務占營收比例下降為28.44%。驅動與采樣芯片業務占比從2020年的0.39%上升為22.73%。
可以發現,納芯微在不斷的調整業務戰略,發展新的市場增長點。納芯微在招股書中寫道,“2018年至今,公司隔離與接口芯片在信息通訊行業的增幅最大。在信號感知芯片方面,公司各類信號調理ASIC芯片在相應下游應用領域均保持著快速增長的趨勢。由于推出時間較晚,公司驅動與采樣芯片于2020年第三季度實現批量出貨,成為公司新的收入增長點”。

獲國家大基金加持,募資7.5億加速開發信號鏈芯片
在報告期內,納芯微的各式傳感器信號調理ASIC芯片多為配套 MEMS 敏感元件使用,以構成完整功能的傳感器芯片。隨著智能手機、TWS耳機以及智能音箱等終端產品的發展,MEMS麥克風也迎來了快速的增長,同時帶動了傳感器信號調理ASIC芯片的市場需求。
為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此次納芯微擬募集資金7.5億元,用于信號鏈芯片開發及系統應用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在股本情況方面,納芯微此次在科創板上市得到了國家大基金、小米、深創投等資本加持。招股書顯示,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 2,526.60 萬股股份,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 低于25.00%。其中物聯網二期基金的持股比例為2.97%,國家大基金子公司聚源聚芯持股比例為2.02%,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的持股比例為0.92%。


納芯微部分股東
需要關注的是,由于納芯微采用Fabless 模式,晶圓制造、芯片封裝和芯片測試均由委外廠商完成。近兩年來,全球晶圓代工行業產能緊張,晶圓代工廠的交期拉長,對納芯微的生產經營產生了一定影響,尤其是在采購方面。
招股書顯示,納芯微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占當期采購總額的 87.85%、85.83%和 81.44%,集中度較高。采購內容涉及晶圓、晶圓中測、封裝測試等。

受到全球晶圓代工環境影響,納芯微能否保持經營業績的增長趨勢備受挑戰。納芯微表示,“若芯片代工產能緊張的形勢加劇,或晶圓市場價格、封裝測試加工費用大幅上漲,將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以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小結:
納芯微已經逐步打開汽車電子領域的應用市場,憑借其豐富的車規級芯片開發能力,公司的隔 離驅動與隔離采樣芯片在 2020 年第三季度陸續批量出貨后,成功進入國內主流汽車供應鏈。在本次上市之后,納芯微也將通過加大研發持續發力新市場。
-
納芯微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瀏覽量
8889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系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推薦
納芯微募資7.5億加速開發信號鏈芯片
2021年11月1日,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芯微)在上交所科創板成功上會。截至2022年2月10日,已完成提交注冊。
小米Q3財季營收達780.6億 手機出貨量同比微增長折射全球市場出現變化
25.4%。小米發布財報后,小米股價一度下跌近8%,到今天下午2點前后,股價回到19.7港元。小米僅以4390萬臺的出貨量排名第三,市占率13.5%。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收入達478億元,毛利率12.8%,同比增長4.4%。

利潤增速行業最快!海爾智家三季報利潤增速超營收增速
10月29日晚,海爾智家、美的陸續發布了2021三季報。至此,白電三巨頭2021三季報均已披露完畢。 從財報數據來看,格力前三季度營收1381.3億元,同比增長9.73%,實現凈利潤156.4億
發表于 11-01 11:27

國科微前三季度凈利潤爆漲119倍
近日,國科微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收9.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4.72%,前三季度營收達18.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8.7
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112.90%,紫光國微超級智慧芯版圖全面打開
10月25日晚間,紫光國微(002049.SZ)發布2021年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7.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國科微前三季度凈利潤爆漲119倍,安防芯片廠商替代空間巨大!
近日,國科微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收9.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4.72%,前三季度營收達18.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8.7

高通公布最新財報 營收同比大漲63%
今天,高通公布了其截止6月27日的財報數據,顯示營收較去年增長63%。其中大部分增長均由芯片銷售推動,高通的QCT半導體業務報告收入為64.7億美元,年增長率達到70%。 ? 手機芯片營收占高通業務

聯發科4月營收同比大增78% 去年研發費用達773億新臺幣
將達1188億至1275億元新臺幣,將創歷史新高。 ? 此前有報導過,在進入5G之后,推出了多款5G智能手機處理器的聯發科,存在感明顯增強,他們的業績也大有提升,今年前3個月營收的同比增長率,均在70%之上,這也推升他們一季度的營
發表于 05-11 10:34

英偉達預計下一財季營收53億美元 有望再創新高
,英偉達預計下一財季,也就是2022財年第一財季,營收53億美元,上下浮動兩個百分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毛利潤率預計為63.8%,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預計為66%,上下浮動0.05個百分點。 2021財年的第四財季,英偉達的營
英偉達第四財季營收突破5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2月25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三, 芯片巨頭英偉達發布了截至2021年1月31日的2021財年第四財季財報。財報顯示,英偉達營收達5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1.1億美元增長61%。就在三個月前
聯發科受惠5G手機晶片出貨強勁 預測第四季營收將達歷史新高
高。由于5G手機晶片銷售暢旺,法人預期聯發科第四季合併營收將達財測高標,力拚與第三季持平。 聯發科月合併營收表現 雖然受到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且隨著奕力出售交易完成,11月起將排除奕力營收,但聯發科

雷曼光電第三季度實現營收為2.64億元,同比增長4.25%
另據雷曼光電在報告中介紹,獲益公司重點加大基于COB技術的Micro LED超高清顯示業務在國內市場各細分領域的覆蓋,前三季度該業務實現營收同比增長達49.3%,其中國內市場同比增長高達70%。
預計臺積電今年營收:將達到454.2億美元,同比增長率將達到31%
12 月 1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芯片代工商臺積電今年前 10 個月的營收同比增長明顯,同比增長率均超過了 10%,最高更是達到了 53.4%,前 10 個月的營收已超過了去年全年。 臺積電前
研究機構預計臺積電今年營收454.2億美元
去年全年,也就意味著他們今年的營收,同比將會大幅上漲。 對于臺積電今年的營收,研究機構預計將達到 454.2 億美元,較 2019 年的 346.68 億美元增加 107.52 億美元,同比增長率將達到 31%。 研究機構的這一預期,也與臺積電自身
英偉達2021財年第四季度營收將達到48億美元
英偉達公布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其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達47.26億美元,同比增長57%;凈利潤13.36億美元,同比增長49%;調整后EPS(每股收益)2.91美元,同比增長63.4%。
億光Q3業績創2018年第三季以來新高紀錄
元人民幣),創2018年第三季以來新高紀錄。 據了解,隨著車市復蘇,億光各類訂單回歸傳統旺季,9月營收也持續回暖。 其中,億光9月營收達20.81億元新臺幣(約4.79億元人民幣),月增8.51%,較去年同
戴爾科技第三財季總凈營收為234.82億美元
北京時間11月25日凌晨消息,戴爾科技公司今日公布了該公司的2021財年第三財季財報。報告顯示,戴爾科技第三財季總凈營收為234.8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28.44億美元相比增長3%;凈利潤為
模擬芯片供應商力芯微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模擬芯片供應商力芯微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據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06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無錫力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芯微)科創
英偉達第三季度營收47.26億美元 同比增長57%
19日,英偉達公布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其營收47.26億美元,同比增長57%,凈利潤為13.36億美元,同比增長49%;每股攤薄收益為2.12美元,同比增長46%;不按照美國通用
英偉達第三財季的財報,營收創下記錄
1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已宣布擬400億美元收購芯片架構設計商Arm的英偉達,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財季的財報,營收創下記錄,凈利潤同比環比也均有大幅增長。
中芯國際Q3營收同比增長168.6% 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
日前,中芯國際公布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三季度中芯國際總營收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68.6%,市場預估9.948億美元;第三季度凈利潤2.564億美元;第三季度毛利率24.2%,市場預期

騰訊在第三季度營收相比去年同比增長29%
11月12日,騰訊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騰訊在第三季度營收1254.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72.4億元,同比增長29%。
被納入“黑名單”的中芯國際,營收創新高
昨晚,中芯國際發布2020年Q3財報,其中單季營收首超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的銷售額為1,082.5百萬美元,相較于2020年第二季的938.5百萬美元增加15.3%,相較于2019年第三季的816.5百萬美元增加32.
中芯國際前三季度凈利潤30.8億元
44.55億元。 前三季度中芯國際營業收入為207.99億元,同比增長30.2%,其中主營業收入為204.39億元,同比增長3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8億元,同比增長168.6%;歸屬于

聯發科公布第三季度財報,創歷史新高
近日,全球知名的半導體公司聯發科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當季營收達到了新臺幣972.75億元(約合人民幣227.82億元),同比增長44.7%,實現凈利新臺幣133.67億元(約合人民幣31.3億

聯發科Q3季度凈利同比增長93.7%,均創歷史新高
全球知名的半導體公司聯發科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當季營收達到了新臺幣972.75億元(約合人民幣227.82億元),同比增長44.7%,實現凈利新臺幣133.67億元(約合人民幣31.3億元),同比增長93.

受益紅外產品需求激增,睿創微納今年以來經營持續向好
受益紅外產品需求激增,睿創微納今年以來經營持續向好。 日前,睿創微納發布三季報,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8億元、凈利潤4.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359%。 其中,測溫相關

聯創電子:進一步擴大關于鏡頭和光電組件的市場占有率
11月3日,聯創電子發布投資者調研相關信息。其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6.6億,同比增長32.5%,光學業務同比增長45%;第三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同比增長97%,實現凈利1.23億
雷曼光電前三季銷售營收雖有下降,但優于同行
滑29%,洲明科技下滑21%,國星光電下滑22%。 10月29日晚間,雷曼光電(300162.SZ)也披露了2020年三季報。依據財報,雷曼光電今年1-9月實現營收6.57億元,同比下降4.69%,營收雖有下降但優于同行。 依據公告,雷曼光電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變
聯發科發布第三季財務報告,約合227.82億元
10月30日消息,聯發科今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報告顯示,聯發科第三季度實現營收新臺幣972.75億元(約合人民幣227.82億元),同比增長44.7%%;實現凈利新臺幣133.67億元(約合人民幣31.3億
IC業務多線并 舉韋爾股份前三季度營收139.69億元
文|James 集微網消息,10月28日,韋爾股份發布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韋爾股份實現營收139.69億元,同比增長48.51%,主要系銷售規模增加所致;凈利潤為17.27億元,同比增長

Facebook第三季度營收為214.7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
Facebook今天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Facebook第三季度營收為214.7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76.52億美元相比增長22%;凈利潤為78.4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0.91億美
智慧能源1-9月鋰電板塊實現營收2.48億元
。 10月21日,智慧能源(600869)三季報發布,前三季實現營收140.27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Q3營收61.24億元,同比增長33.53%,環比增長14%。 前三季度,該公司
科大訊飛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84億元
據投資者交流會上透露,科大訊飛前三季度教育板塊營收同比增長50.55%,醫療板塊收入同比增長119.22%,但未披露在教育和醫療兩大AI核心行業賽道上的具體營收。
三星第三季度營收約達755.1億美元,同比增長8%
10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周四,三星電子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好于預期的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的營收達到66.96萬億韓元(約合755.1億美元),同比增長8%;凈利潤達到9.36萬億韓元(約合83億美元),同比
TCL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財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87億元
10月29日消息(南山)TCL科技昨日晚間發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87億元,同比下降17.18%;凈利潤20.25億元,同比下降21.42%。
天合光能光伏業務銷量增加,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99.26億元
10月28日,資本邦獲悉,天合光能(688599.SH)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99.26億元,同比增長18.66%,實現歸母凈利潤8.32億元,同比增長118.94%。 (圖片來源:天合光能2020年

海康威視第三季度營收177.5億元,同比增長11.53%
10月24日消息,海康威視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報告顯示,海康威視第三季度營收177.5億元,同比增長11.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1億元,同比增長0.12%。

臺積電三季度營收大漲!破紀錄!
。三季度的凈利潤高達1373億新臺幣(47.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9%,凈利潤率為38.5%,毛利率53.9%,營業利潤率為42.1%。 7nm的營收占比最高,5nm貢獻達8% 從各工藝制程貢獻

三雄極光前三季凈利潤微增,國星光電前三季凈利潤預減72%-78%
三雄極光前三季凈利潤微增 三雄極光10月13日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第三季度盈利8,687.80萬元9,556.57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687.80萬元上升0%~10% 累計前三季
IPO估值上看2500億美元!營收增長40% 螞蟻集團前三季度營收約達去年全年營收
度營收介于1145億人民幣到1175億人民幣之間,年增長率介于38%到42%,該數字大約是去年全年營收。
戴爾第二財季營收227億同比增長4% 利潤為11億同比增長119%
科技財經快訊: 戴爾發布2021財年第二財季財務業績報告。報告顯示,戴爾科技集團第二財季營收為227億美元,較2021財年第一財季增長4%,非一般公認會計準則營收為228億美元;運營利潤為11億美元,同比
第三季全球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臺積電已113.5億美元居冠
8月24日,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研結果顯示,由于年底消費旺季帶動終端消費,使晶圓代工產能與需求連帶穩定提升,預估第三季全球晶圓代工廠營收將增長14%。其中臺積電第3季

蘋果2020財年第三財季凈營收596. 85億增長11%
蘋果2020 財年第三財季業績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三財季凈營收為596. 85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8. 09 億美元增長11%;凈利潤為112. 53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0. 44 億
年營收近5億,大基金入股,又一國內電源芯片廠商奔赴科創板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7月2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模擬芯片廠商力芯微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 根據招股書,力芯微主要為客戶提供電源管理芯片,并積極拓展智能組網延時管理單元、信號鏈芯片等其他
臺積電預計今年前三季營收322億 毛利潤率預計在50%到52%
據國外媒體報道,芯片代工商臺積電,已發布了今年二季度的財報,也給出了三季度的業績預期。從臺積電給出的業績預期來看,若三季度的營收達到預期,他們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就將達到去年全年營收的9成。 在
發表于 07-17 17:58

中芯國際正式掛牌科創板
,漲幅205.94%。 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申請于6月1日獲得受理,6月19日過會,6月29日獲批注冊。7月5日,中芯國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披露本次IPO戰略配售對象共29
人工智能的復合年增長率從2019年的428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1529億美元
人工智能的全球市場預計將以29.0%的復合年增長率從2019年的428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1529億美元。
發表于 06-16 11:31


Q1季度瑞芯微營收同比增長23.46%,主要系芯片銷售增加所致
4月30日,瑞芯微發布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71億元,同比增長23.4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0.32億元,同比增長350.73%。瑞芯微稱,營收增長主要系芯片

三位海歸創立的模擬半導體公司成功闖過科創板第一關
2016年5月6日掛牌新三板,如今成功闖過科創板第一關。 圖1:上交所正式受理思瑞浦的科創板盛世申請。(資料來源:上交所官網) 業績增長迅速 據該公司4月20日發布的招股說明書,思瑞浦2017年、2018年、2019年營
AMD CEO:獲利能力增強,營收增長率會達到20%
近日,AMD的CEO蘇姿豐在財報會議上指出,AMD未來四年的營收增長率將達到20%,獲利能力也將隨之增強。
電源管理芯片供應商芯朋微申請科創板IPO
市場的復蘇。 圖:報告期內芯朋微營收情況。 根據周三晚些時候上交所科創板公布的招股說明書草案,無錫芯朋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朋微)主要創始人為張立新,他擁有40.54%的股份;易揚波5.59%股份。
小米三季度營收537億元創新高 廣東六城5G商用 攜號轉網用戶占總體2%
小米三季度營收537億元創新高 11月28日,小米集團在港股漲勢強勁,盤中一度漲近5%,報9.14港元,創一個月以來新高。截至發稿,該股漲近3%,報8.98港元/股,市值達2159.24億。 在A股
2018年-2024年全球寬帶需求將保持40%的年增長率增長
據TeleGeography數據顯示,2018年-2024年,全球帶寬需求將保持40%的年增長率增長。
發表于 11-19 10:31

華米科技Q3營收18.6億同比增長73.3% HTC連續第6季度虧損
73.3%。 整體營收的增幅,大大超出了此前的預期。之前預計,2019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介于人民幣16.4億元至16.7億元之間,同比增長約52.6%至55.4%。 在出貨量方面,華米第三季度出貨量首次突破了千萬大關,達1370萬臺,相比2018年
發表于 11-14 14:29

我國軟件業前三季的業務收入增長情況分析
軟件業務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我國軟件業完成軟件業務收入51896 億元,同比增長15.2%,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全行業軟件業務收入增速分別為14.4%、15.5%、15.6%,呈逐季上升態勢。
光莆股份前三季取得較好的業績 公司積極開拓國內和亞太新興市場
2019第三季度,光莆股份實現營收2.96億元,同比增長37.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22.12萬元,同比增長83.57%。累計前三季共實現營收7.45億元,累計盈利1.39億
發表于 11-09 10:57

人工智能企業迎來了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大考
據悉,四維圖新(002405.SZ)前三季度營收15.35億元,同比增長0.76%;凈利潤為2418.49億元,同比下降88.97%。東方網力(300367.SZ)前三季度營收6.47億元,同比下降52.55%;凈虧損為
奧迪前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為413億歐元同比下降6.8%
在第三季度中,奧迪品牌第三季度營收125.71億歐元,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營業利潤為9.38億歐元,相比去年同期大漲752%。
星宇股份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22% 前照燈LED滲透率帶來的價升邏輯持續得到印證
2019年前三季度,星宇股份共實現營收41.05億元,同比增長10.22%;實現歸母凈利潤5.31億元,同比增長20.96%;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4.96億元,同比增長27.13%。
發表于 10-30 14:41

光寶今年第三季營收較上季小幅增溫 今年毛利率有機會挑戰近3年新高
光寶今年第三季營收較上季小幅增溫,但仍較去年同期衰退,累計前三季營收也年減近15%,推估今年營收可能創下近10年來或甚至近15年新低。主因是公司持續調整事業結構,將獲利情況較差的事業陸續出售,加上貿易摩擦影
發表于 10-24 10:56

臺積電公布第三季度業績實現了營收高達2930億元新臺幣環比增長21.6%
此前,臺積電營收最高的一個季度是2018年第四季度,營收為2898億新臺幣。今年前三季度,臺積電累計營收7527億新臺幣,同比增長1.5%。
發表于 10-11 09:57

睿創微納科創板IPO過會 多家創投機構突擊入股存隱患
近日,科創板上市委第2次審議會議通過了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創微納”)的上市申請,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此次IPO擬募集資金4.5億元。

貿聯第三季營收創新高,明年動能續強
-KY第三季合併營收56.78億元,年增率26.6%,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稅后盈余為4.37億元,單季每股盈余3.72元,獲利表現也很亮眼。法人表示,因特斯拉上季財報轉虧為盈,可望帶動貿聯-KY營收
發表于 01-01 09:58

隆達電子11月營收創下近9個月來新低 MiniLED產品的推出將有望回溫
受背光步入傳統淡季的影響,LED大廠隆達電子11月營收降至8.23億元(新臺幣,下同)、月減6.5%、年減7.8%,創下近9個月來新低、也是近6年同期新低,并且連續第三個月營收下滑。累計前11個月營
發表于 12-28 15:51

2018年全球射頻光纖傳輸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10.97%
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的報告,全球射頻光纖傳輸(RF-over-fiber)市場將從2018年的3.363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5.661億美元,預測期內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0.97%。
發表于 12-13 15:30

英偉達公布第三季度財報 預計第四季度營收將達34億美元
英偉達今日公布了該公司的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英偉達第三季度營收為31.8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6.36億美元相比增長21%;凈利潤為12.30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8.38億美元相比增長4
南亞科:單月月營收創近7個月新低
DRAM大廠南亞科昨日公布10月合并營收67.26億元,受到平均銷售單價下滑與需求放緩影響,營收月減15.71%,年增32.6%,為近7個月新低;前10個月累計營收744.9億元,年增72.34%,續創歷年
TCL前三季度營收28.8億 同比下降5%
10月29日晚間,TCL集團發布2018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22.4億元,同比增長0.03%;凈利潤28.8億元,同比下降5.13%。
科大訊飛Q3營收創歷史新高 同比增長61.4%
10月25日,科大訊飛舉行2018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該公司高層表示,2018年前三個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8億元,同比增長56%,前三季度收入和毛利接近2017年全年總和。其中,第三季度總營收20.7億元,同比增長61
聯發科公布第三季財報 營收達670億元并表示對AI的投入已有相當的成果
中國臺灣IC設計公司聯發科公布第三季財報顯示,營收達670億元(新臺幣,下同),每股盈余為4.39,比上期略低。
AMD三季度業績營收16.5億不及預期股價暴跌21%
據外媒報道,AMD周三發布了該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AMD第三季度營收為16.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5.8億美元增長4%;凈利潤為1.0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100萬美元增長67
發表于 10-25 08:54

宏致本季營收拚逐月創高,下半年獲利漸回常軌
營收規模及毛利率增長,連接組件廠商宏致第二季營益率轉正,近三季首見,但上半年僅靠業外驅動獲利,每股稅后盈余僅0.16元。不過7月在筆電、智慧家庭及游戲機的訂單加持下,營收已創下新高,第三季營
發表于 10-17 12:39

聯發科9月業績微降,川普再度威脅對2670億美元大陸商品加征關稅
聯發科9月合并營收為231.03億元,月減1.7%,累計第3季合并營收為670.3億元,季增約10.8%,落在原本預測的623億至671億元區間偏高標,累計前三季合并營收

臺積電第三季合併營收達84億美金,受惠于7納米晶圓出貨放量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雖然8月初受到電腦病毒影響晶圓產出,并宣布對營收影響約在2%以內,不過臺積電昨日公告第三季合併營收達2,603.48億元,不僅達原先業績展望高標,以病毒事件后法人預估的2,550~2,580億元營
光寶科第三季季增幅度或低于雙位數
第二季度光寶科資訊產品部門營收占比高達51%。查閱發現,該公司資訊產品部門實現營收28.19億新臺幣(約合6.3億元),季增11%;光電部門營收占比達30%,該部門營收為162.
蘋果發布最強第三財季財報:營收533億美元 凈利潤115億美元
同此前的多個財季一樣,美洲地區依然是蘋果營收最高的地區,該季其在這一地區營收245.4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03.76億美元,同比增長20%,同比增長率在各地區中是最高的,略低于上一財季的248.41億美元
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第三季合并營收可望突破1000億元大關
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昨(10)日公告第二季集團合并營收達917.57億元(新臺幣,下同),與日月光及矽品第一季營收加總達838.79億元相較,季增率達9.4%,優于市場預期。日月光
隆達6月營收不佳,Mini LED下半年小量出貨
臺LED垂直整合廠隆達昨(5)日公布6月合并營收新臺幣9.09億元(新臺幣,下同,約1.96億元),月減15.8%,年減10.7%;第2季合并營收29.8億元,季增12.6%,年減1.7%;前6
義隆上季獲利增一成,營收季增率逾10%
觸控芯片廠義隆(2458)第1季營收雖降,但毛利率拉升,加上業外挹注,單季獲利季增一成,每股純益0.63元(新臺幣,后同)。展望第2季,法人預估,單季營收可望拉升到20億元以上,季增率逾10
西門子2017財年數字化營收52億歐元
西門子2017財年營收同比增長4%,達到830億歐元,凈收益增長11%,達到62億歐元。其中,數字化技術相關業務營收增至52億歐元,同比增長20%,遠超8%左右的市場年增長率。軟件業務實現營
Q3戴爾同比營收196.1億美元,凈虧損9.41億美元
依靠第三季度PC市場的增長模式,戴爾第三財季營收為10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其中存儲業務營收為37億美元,與第二財季持平。
發表于 12-08 14:02

全球前十IC設計公司2017年Q3營收排名,博通榜首,高通第二,英偉達第三
偉達(NVIDIA)第三季的營收延續第二季成長氣勢,營收成長率同樣排名第一,主要成長引擎來自游戲領域與數據中心。英偉達游戲領域從2017年第二季11.33億美金,第三季成長至14.36億美元,年成長率
發表于 11-17 11:20


英偉達創逾六年來最大增幅,至20.04億美元
英偉達周四盤后發布的財報明顯超過分析師預期。該公司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4%,創逾六年來最大增幅,至20.04億美元;凈利潤狂增120%,至5.42億美元;預計下季度營收將達21億美元。
發表于 11-14 22:54

英偉達第三季營收20.04億美元 凈利5.42億美元
11月11日消息,英偉達(NASDAQ:NVDA)今天公布了截至10月31日的2016財年第三財季財報。報告顯示,公司該季度營收為20.04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3.05億美元,同比增長54%;按美國
發表于 11-11 17:21

英偉達第三財季營收增長53.6% 達20億美元
11月11日早間消息,由于PC游戲芯片需求飆升,英偉達剛剛實現了6年多以來的最高季度營收增幅。該公司還預計本財季營收也將超出分析師平均預期。受此消息影響,英偉達股價在周四盤后交易中上漲14.2%,至77.40美元。英偉達
發表于 11-11 11:09

聯發科三季度營收增加8.1% 上半年市場份額僅次于高通
據Digtimes報道,聯發科10月28日發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第三季度營收新臺幣784.03億元(人民幣124.26億),季增8.1%,表現符合預期。毛利為276.17億元,季增8.1%到年增13.6%。
發表于 10-29 10:55

IDC預測:2020年全球VR/AR市場營收將達1620億美元
全球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營收將在四年內達到1620億美元,2015年至2020年的混合年增長率為181.3%。
發表于 08-26 09:26

谷歌第二季營收215億美元 同比增長超過20%
發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Alphabet第二季度營收為215億美元,凈利潤為48.8億美元,營收及利潤同比增長超過20%。 Alphabet上一財季營收215億美元,高于此前預期的168.8美元
發表于 07-30 12:09

RS去年營收增長2.8%,電商增長6%,占比達到60%
2016財年RS全球營收達到12.911億英鎊,增長2.8%,線上電子商務營收比重增長到60%,增長率達到6.1%。去年RS業務重心重新回歸到亞洲,亞太總部也遷回到HK。日本目前是RS在亞太電子商務營收最大的一個市場。
發表于 07-25 17:35

聯發科驚喜 九月營收飆上200億新臺幣
在旺季效應和新臺幣貶值助攻下,亞洲手機晶片龍頭聯發科9月營收重回200億元大關、達200.41億元,為歷來第三高,帶動第3季營收超標。本季為傳統淡季,法人估10月和第4季營收將向
發表于 10-08 08:27

Silicon Labs 2012年營收5.633億美元,增長15%創記錄
Silicon Labs(芯科實驗室有限公司)公布創下新記錄的2012年第四季暨全年營收。2012年全年營收為5.633億美元,相較于2011年增長15%,增長幅度令人矚目。
發表于 02-20 09:18

瑞豐光電第三季營收創新高
瑞豐光電今年單季營收創新高。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4億,凈利潤0.16億,分別同比增長116.74%和125.35%,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公司1-9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4.48%;凈利潤同比增長30.
發表于 11-26 09:21

模擬半導體市場需求強勁:2013年營收將超越500億美元
全球模擬半導體市場 2012年營收可達444.8億美元,較2011年的423.4億美元漲幅為5.1%,表現略遜于整體半導體市場;不過該機構預期 2013年模擬半導體市場營收可進一步超越500億美元,增長率達
發表于 10-12 17:22


2011全球半導體營收排名,高通增長最強勁,Intel仍第一
2011年全球前25大半導體廠商營收平均年增長率較整體產業高出3.1%,亦占市場較大的營收比重,營收貢獻由2010年的68.3%增加至69.2%,但其中約有半數營收增長來自于各廠并購的結果。
發表于 04-21 10:32


IC設計廠商聯發科晨星第三季度營收增11.3%
據了解,設計巨頭聯發科與晨星,近日宣布9月營收,聯發科因為在ARM平臺移動設備芯片組出貨有所斬獲,第3季營收較上季季增11.3%,表現優于預期,芯片代工伙伴聯電也沾光,晨星9月營
發表于 10-10 08:59

全球EDA產業營收恢復連續季增長
全球EDA產業營收恢復連續季增長根據EDA聯盟(EDAC)的最新統計數據,全球EDA產業營收在09年第四季連續第二季出現成長,達到12.6億美元,季成長率8.1,不過較上一年度同期衰
發表于 04-09 12:33

集邦:全球DRAM產業第三季營收漲幅達40.7%
集邦:全球DRAM產業第三季營收漲幅達40.7%
根據集邦科技(DRAMeXchange)調查,今年第三季,DDR3在計算機系統廠商積極拉抬PC搭載DDR3比例下,需求量激增,DDR3合約價在第三季
發表于 11-13 09:04


印度智能手機增長可觀,復合年增長率將達24%
印度智能手機增長可觀,復合年增長率將達24%
無線用戶基礎日益擴大,推動印度手機產業快速成長。預計用戶數量到2012年將從2007年的2.34億增加到7.16億個,復合年增長率為2
發表于 08-20 09:2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