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倒的硬核實力,13家科技企業在這一專利領域,助力中國全球第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了達到277500件,同比增長0.9%,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亞洲是國際專利申請最多的區域,占據2021年總申請量的54.1%。
中國也通過WIPO《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了69540件申請,同比增長0.9%,連續三年位居申請量榜首。其次為美國(59570件)、日本(50260件)、韓國(20678件)、德國(17322件)、法國(7782件)、英國(5889件)、瑞士(5119件)、瑞典(4351件)與荷蘭(3996件)。
中國也通過WIPO《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了69540件申請,同比增長0.9%,連續三年位居申請量榜首。其次為美國(59570件)、日本(50260件)、韓國(20678件)、德國(17322件)、法國(7782件)、英國(5889件)、瑞士(5119件)、瑞典(4351件)與荷蘭(3996件)。

數據來源:WIPO
從申請的公司來看,中國的華為位居首位,申請專利數達到6952件,其次為美國高通(3931件)、韓國三星電子(3041件)、韓國LG電子(2885件)、日本三菱電機(2673件)。同時,國內的OPPO、京東、平安科技、中興、vivo、大疆、瑞聲聲學、華星光電、騰訊、字節跳動、小米都進入到了前50名。
中國專利與國際專利與PCT
專利申請量的提升也代表著中國技術實力的不斷增強,而PCT更是一個國家技術能力的體現。所謂PCT,主要適用于解決專利權人國外專利申請的一個重要國際條約,目前已經有100多個成員國,我國在94年1月1日正式成為該條約的成員國,同時中國專利局成為PCT的受理局、國際檢索單位及國際初審單位。
PCT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簡化以前確立地在幾個國家申請發明專利保護的方法,使其更有效和經濟。簡而言之,申請者只需要以一種語言(中國人可以用中文,美國人可以用英文)向專利局提交一份國際專利申請,就可以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而不必向每一個國家分別提交專利申請,這也為專利申請人像外國申請專利提供了便利。
需要注明的一點是,PCT可以認為是國際專利,但國際專利并不一定是PCT,只要是非本國的專利,便可以認為是國際專利,而由中國人在中國申請的專利,則是本土專利。
專利的好處顯而易見,不僅可以保護自己的專利不被侵權,還可以通過授權來賺取一定的費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專利來建立技術壁壘,以獲得類似于壟斷的行業地位。
比如全世界最賺錢的專利之一,是IBM的CMP硅片平坦化技術。早在1990年,IBM便提出了化學機械平坦化的全局平坦化方法,成為了20世紀90年代高密度半導體制造中平坦化的標準。
這項專利作為半導體制造中的基石,讓IBM每年都能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收入。類似的專利還包括FinFET結構、HKMG結構、銅互聯結構、后段雙鑲嵌工藝、銅鍍工藝、SiGe應力結構、STI結構、LDD工藝都是在先進集成電路中很難繞開的專利,每年為申請者帶來豐厚的利潤。
國內的半導體專利浮世繪
隨著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半導體行業之間的競爭也慢慢開始從壓低成本取勝,過渡到以知識產權為主要競爭手段。國內也開始顯現出這個趨勢,尤其在各地評選半導體科技企業,或者上市科創板時,對于專利的需求更加重視。
特別是科創板中有一項上市的常規指標,便是要求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達到5項以上。如果沒有達到常規指標,但符合額外條款的也可以申報上市,其中一項額外條款便是形成核心技術和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合計50項以上。
不過國內的半導體起步較晚,據2020年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知識產權年度報告》顯示,中國集成電路專利2020年度公開數量維持四萬件以上,同比增長13.7%,而美國在CPU、計算機接口、基本電子電路、電氣元件和結構部件、半導體零配件、半導體組件與集成電路等六個領域的權利人就超過四萬,這意味著中美之間在集成電路專利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一方面,在過去由于國內對于集成電路知識產權的不重視,導致大多數半導體產業都只是集中在低端產品中。因為只要發明出某種產品或技術,很快就會被同行“復制”過去,然后通過更低的價格,反過來排擠這家創造出這項產品或技術的企業。所以大家都不再重視研發,因為在當時的環境,這種行為只會導致虧損。
除了國內企業的相互抄襲以外,有些企業更喜歡復制哪些國際大廠的先進技術,比如在過去許多MCU廠商,便是直接拿ST、NXP等的代碼來制作自己的產品。好處在于性能不差,并且不用投入什么研發費用,可以迅速地切入市場。但壞處是容易被大廠告上法庭,并且這種產品基本只能在國內流通,無法走向國際市場。
而那些走出國門,在全球都有銷售據點的企業,可以認為其專利已經獲得了認可,而這種企業如今也越來越多。
國內半導體專利將走向何方
如今,中國的PCT專利申請已經連續三年保持第一的水平,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事情。與此同時,國內對于專利的重視也愈發重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專利保護快速發展的當下,也加速了一些地方對于科技企業的評選,如高企認定等。因為認定高企后有豐富的補貼與福利,但想要滿足條件需要企業擁有一定的專利。
雖然催生了不少企業通過創新來得到新的技術專利,但也不可避免讓一些企業對專利只要求授權數量,而不要求技術質量。在這一背景下,許多專利只是為了授權而編寫出來的,不少企業甚至在完成項目申報后,就不再對專利進行維護。
每年每項專利的維護費用僅在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最長不會超過20年。如果是真正的專利,這些維護用費當然不貴。不過對于不少企業而言,即便有專利費減免的情況下,仍然認為許多專利沒有保留價值,或者性價比不高,產生了許多政府資助后授權1年就失效的專利。
為何會造成無效專利過多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專利的創造大多是外部驅動,而非企業自身驅動。政府希望國內知識產權蓬勃發展是好事,但大多數企業其實并沒有什么研發實力,許多都只是生產、銷售、倒賣產品賺錢,這些環節很難出現顛覆性、創造性的產品或技術。
更重要的是,許多企業的研發部門或者技術部門,在申請專利上,只是為了完成企業的KPI,幫助企業過高企認證,也就是KPI驅動產生了專利,而非創新驅動。
在這種情況下,專利的轉讓、許可,基本沒有市場會買單。盡管國內的專利轉讓不斷增多,但大多數轉讓都是集團內部進行,在幾個子公司之間不斷循環,用以獲得短期利益或達到一些短期目標。
這種情況之下,國內的專利便充斥著大量無法變現的情況。好在這種現象在近幾年有了一定的改善,比如國家收緊了對于專利的審核,一些嚴重注水的專利也很難獲得通過。
有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半導體產業已公布申請的專利數量為4853項,其中,發明專利4314項;實用新型專利110項;外觀專利429項。
單從半導體器件類專利來看,2021年,中國在半導體器件小類上共授權專利19321項,比上一年增長12%,其占總授權量的3%,是專利數量第8多的小類。

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專利中僅有2%的專利屬于該分類,表明我國在該技術上的構成比重較低,在這一專利比重上,韓國是中國的5倍,證明我國的半導體技術技術結構發展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具體從企業來看,2021年中國局在半導體器件類專利授權的前十家機構分別是京東方(1159件)、長江存儲(553件)、臺積電(507件)、中芯國際(364件)、武漢華星光電(343件)、三星電子(269件)、LG顯示(237件)、電子科技大學(209件)、三星顯示(189件)以及深圳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168件)。
不過隨著PCT專利申請數量的不斷增多,也預示著企業開始不斷重視那些真正對企業有幫助的專利技術,畢竟在知識產權不斷完善的今天,擁有真實有用的專利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動力。
小結
專利技術在國內普遍被重視的情況并不久,甚至還有一些區域并未太看重知識產權。但專利是產業升級、提升生產力的關鍵,有效的專利甚至可以幫助企業或地區獲得長久的收益,并且制定行業的標準。不過想要讓許多企業從過去輕視專利的狀態,轉變到重視專利,態度上的改變只能依靠時間,好在PCT專利申請量不斷提升的當下,國內專利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
京東方 +關注
關注
22文章
972瀏覽量
53278 -
華為 +關注
關注
190文章
28460瀏覽量
217356 -
專利 +關注
關注
3文章
474瀏覽量
35934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系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推薦
創維顯示器連續斬獲多項大獎,硬核實力鑄就行業領先優勢
設備產品和有著“設計界金馬獎”之稱的2021金點設計獎。無論是在核心顯示技術方面,還是在產品設計理念方面,創維G90都充分彰顯了創維30余年的顯示技術領域的深厚沉淀,體現了品牌的硬核實力和卓越品牌力。 產品技術創新獲專業媒體認可 受電競

BOE(京東方)位2021 IFI專利授權排行榜全球第11位
1月11日,專利服務機構IFI Claims發布的2021年度統計報告顯示,BOE(京東方)位列美國專利授權排行榜全球第11位,排名提升2位并連續第四年躋身全球TOP20。這一亮眼表現充分展現了BOE(京東方)在技術研發與創新領域的持續實力,助力“
發表于 01-12 09:36


黑芝麻智能推出國內首個單芯片支持行泊一體域控制器的芯片平臺
今天,由清科創業、投資界發起的2021 Venture50終評榜單隆重揭曉。黑芝麻智能以硬核實力兩度蟬聯,同時上榜“2021VENTURE50風云榜50強”和“2021投資界數字科技VENTURE50”,企業的技術實力、創新能力和商業化落地成果獲多維度認可!
場景生態再加速,海爾連續13年獲歐睿國際全球第一
在場景生態新賽道上持續加速的海爾智家,再一次實現全球引領! 1月10日,世界權威調研機構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1年海爾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這也是海爾第13次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
發表于 01-10 14:47

思嵐科技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2021中國科創好公司榜單主要面向科創產業,圍繞芯片半導體、創新醫藥、醫療器械、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硬件)及科技消費七個領域,評選出一批具備科創實力、體現科創潛力的優質科創企業。
百度連續四年AI專利申請和授予量全國第一
近兩年來,百度公司持續在 AI 領域加大投入,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稱,百度 AI 專利申請和授予量連續四年穩居全國第一,特別是百度深度學習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助力各行各業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全球領先的芯動DDR接口技術榮獲“硬核中國芯”最佳IP產品
2021年12月28日,在第三屆硬核中國芯領袖峰會上,芯動科技憑借全球頂尖的全系高端DDR存儲接口解決方案,成功斬獲“硬核中國芯”2021年度最佳IP產品。芯動科技在高端DDR方面可以說是一騎絕塵

數之聯上榜36氪2021WISE新經濟之王硬核企業
之聯實力上榜2021WISE新經濟之王-硬核企業。 此次硬核企業研報從產品創新力、經營健康度、行業地位、成長潛力等方面綜合考評公司實力,并圍繞產品創新程度、產品商業化成熟度、研發投入及專利技術儲備、創新方向對行業創新貢獻、日常運營數字化應用程度等
發表于 12-17 17:39

京東方OLED專利全球第三 2020年中國面板產值全球第一
近日,據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消息,韓國知識產權局6月13日的一項調查顯示,韓國在OLED顯示面板的專利申請量上目前排名世界第一,位居前三的OLED 專利企業,分別是三星電子,提交了2786份專利,LG電子擁有2412份,中國京東提交了
CB Insights 2021 AI100名單發布,一流科技等6家中國企業入選
? 近日,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s發布了最新的全球 100 家最具潛力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名單( AI 100 ),OneFlow一流科技等6家中國企業入選。本屆榜單上榜企業由 CB
最新數據:華為5G專利全球排名第一
近日,國際知名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5G專利競賽的領跑者》報告,該報告顯示了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在5G專利的占比情況,其中華為以15.4%的占比獲得第一,三星、諾基亞分列第二和第三。
IPLytics:華為5G專利占比15.4%獲得第一
近日,國際知名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5G專利競賽的領跑者》報告,該報告顯示了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在5G專利的占比情況,其中華為以15.4%的占比獲得第一,三星、諾基亞分列第二和第三。
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 2020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了68720件專利,穩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國繼續領跑國際專利申請。 當地時間2日

中國申請68720件專利穩居世界第一
今日,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新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了68720件專利,穩居世界第一。
TCL 2020年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列家電企業第一位
日前,據知識產權產業媒體Patentics、Joveeye、incoPat所公布的相關數據綜合統計顯示,在2020年發明專利授權量榜單中,TCL發明專利累計3157件,在入圍的家電品牌中位列第一

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
3月2日消息,今日,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新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了68720件專利,穩居世界第一。
TCL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列家電行業第一
,3000件以上的有6家,其中,家電品牌TCL以發明專利授權量3157件位居第五,在入圍前十的三大家電品牌中排名第一!
2020年中國企業發明授權專利排行榜發布:華為第一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的發明專利授權數量(不含港澳臺)。 從入榜前100名中國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來看(未合并申請人),300件以上的有59家,1000件以上的14家。前三位依次是華為、國家電網、OPPO,發明專利授權量分別為6402件、4122件、3549件。 ? 原文標題:20

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成功拿下全球第一
最近幾年,中國科技企業逐漸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華為便是其中代表。華為5G專利儲備量全球第一,也是在華為的技術優勢下,中國成為了擁有5G標準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
海爾智家再獲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第一
1月22日,2020年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發布。海爾智家以2034件專利位列第一,這也是連續第4次獲得該殊榮。 四份榜單,四次第一! 2019年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排行榜,海爾
全球專利技術榜單公布 TCL成前100唯一中國家電品牌
日前,全球知名專利數據庫提供商IFI Claims發布全球專利250強榜單,中國大陸共有8家企業和機構上榜。值得注意的是,TCL以5823件專利位列第91位,成為唯一入選該榜單前100的中國家電品牌
全球專利250強榜單:TCL成為唯一入選該榜單前100的中國家電品牌
日前,全球知名專利數據庫提供商IFI Claims發布全球專利250強榜單,中國大陸共有8家企業和機構上榜。值得注意的是,TCL以5823件專利位列第91位,成為唯一入選該榜單前100的中國家電品牌
全球激光雷達企業密集上市,禾賽科技打響國內上市第一槍!
近日,禾賽科技申請創板上市獲受理,打響國內激光雷達上市第一槍。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全球激光雷達公司開始陸續上市,Velodyne于2020年9月完成NASDAQ上市,Luminar于2020年
中國在半導體設備和材料上的核心技術,還處于受制于人的狀態?
目前,中芯國際是中國在這一領域里專利儲備領先的企業代表,按照今年6月中芯國際招股書披露數據,中芯國際全球授權有效專利近9000件。如果加上其他中國大陸企業在“半導體工藝和材料”上的專利

2020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中科睿芯獲集成電路領域第一名
12月23日,2020年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總決賽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拉開帷幕,經過一下午的激烈角逐,中科睿芯憑借硬核實力,攜高通量媒體大數據智能加速芯片與服務器系統項目成功突圍
全球第一名!雷軍力挺小米10系列
12月21日,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文力挺小米10系列。雷軍發文稱,“DXOMARK全球第一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米10系列,2020年拍照霸榜121天,2020年音頻霸榜至今313天。這就是小米敢于沖擊高端市場的硬核實力。”
小米11可能要霸榜DxOMark:敢于沖擊高端市場的硬核實力
至尊版霸榜72天,小米10 Pro音頻總分至今第一名,已經霸榜312天,這就是小米敢于沖擊高端市場的硬核實力。 有網友留言,小米11可能要霸榜DxOMark。 從小米CC9 Pro尊享版開始,小米手機登場
人工智能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發布 百度展現出中國AI“頭雁”的實力
件專利申請和2682件專利授權處于第一位,這也是百度連續三年在該人工智能領域專利分析報告中總申請量授權量蟬聯第一,展現出中國AI“頭雁”的實力。 報告中的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排名顯示,我國權利主體在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活躍,

2020全球無線通信網絡技術專利排行榜:華為第一
網絡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第一,高通(Qualcomm )以 5807 件專利排名第二,OPPO 以 5353 件專利排名第三,其次是愛立信的 3997 件和三星的 3471 件。 該主體通過對 2020
第21屆中國專利獎:海爾智家海爾智家獨攬2項
項,分別為一種雙滾筒洗衣機獲得專利金獎1項,洗碗機(臺式)獲得外觀設計金獎1項。海爾智家不止這次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最多,歷年累計也是行業第一。截至2020年,海爾智家累計獲得中國專利金獎9項,是唯一在冰、洗、空、熱、廚產線全面
中科院微電子所整體專利質量居于全球第一,超越了Intel等企業
日前國外媒體報道指由美國專利咨詢公司LexInnova評選的專利質量指標顯示中國的中科院微電子所的整體專利質量居于全球第一,超越了全球知名的Intel、IBM、三星、臺積電等科技企業。 在談到一家

中國電信進入國家科技創新企業第一陣營
第一陣營的目標,總結近年來科技創新工作,面向企業未來和十四五發展,謀劃今后一個時期的科技創新工作,對下階段的科技創新改革進行安排部署。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出席會議并講話,總經理李正茂主持會議,副總經理劉桂清作
全志科技獲“2020年度硬核中國芯”兩項大獎
11月3日,2020年度硬核中國芯領袖峰會暨評選頒獎盛典圓滿落幕。在2020年硬核中國芯評選中,全志科技憑借其卓越的產品性能以及優異的市場表現,一舉斬獲2020年度最佳國產CPU/MPU/GPU產品
2020年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排行榜:海爾第一
知識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2020年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排行榜(TOP20),該榜單顯示,中國企業在智慧家庭專利領域的布局數量最多,海爾智家、華為等7家中國企業上榜;美國以6家企業上榜緊隨

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將繼續攜手芯師爺打造“硬核中國芯科技園
主導地位,但國內廠商可針對具體的應用領域進行深耕,從而找準機會完成市場突圍。2020年11月3-5日,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將繼續攜手芯師爺打造硬核中國芯科技園(展位號:10號館10L16展位),為優秀中國芯企業提供展示產品和實力的舞臺。匯聚上百家

中國專利20強企業榜單出爐,華為以1.98萬件專利位居第二
日前,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推出《企查查中國專利20強企業榜單》。從近五年來企業專利數量來看,在“發明專利20強”榜單上,國家電網以2.33萬件高居第一,華為位居第二,專利數量達到了1.98萬件。
中國的5G建設進度位居全球第一
我國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前,全球總共部署了超80萬個5G基站,其中中國建成的5G基站超過54.6萬個,占全球總數的68.25%。也就是說,中國的5G建設進度遠超美國等其他國家,位居全球第一。
科研儀器行業全球前20名的企業沒有一家中國公司
的企業中,沒有一家中國公司。這就像參加奧運會我們是20名開外,聽起來是不是更慘?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儀器設備特別是科研儀器行業。 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是這一行的隱形冠軍 1. 隱秘的角落 科研是鐵,儀器是鋼。儀器設備是科
歌爾蟬聯中國電子元件百強研發實力第一,綜合排名升至第三!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企業間的競爭重心也逐漸轉移到技術創新的競爭,研發實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家科技型公司未來高度和價值屬性的最重要標尺。
華為5G專利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全球第一。 據了解,全球5G標準專利的申請總數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達到了21571項,數量非常龐大,而華為的5G專利則占據了其中的14.5%左右,以壓倒式的成績穩居榜首。排在第二名的為三星,5G專利總數為2795項。季軍為中興通訊,5G專利總數為2561項。LG、諾

豐田燃料電池車專利申請量占據全球第一,在各個領域均有專利布局
豐田汽車作為燃料電池車先進技術的代表,其燃料電池車已經歷經3代技術研發,并首次推出了量產并在全球出售的燃料電池車。其專利申請量占據全球第一。從燃料電池產業專利布局技術發展歷程來看,豐田最早于1922

小家電升維攻堅戰, IoT領域成美的最大手牌
增長5.9%;其中線上規模48.3億元,同比增長21.9%。這樣一個強勢增長的行業,沒有任何企業可以拒絕。 硬核實力 奠定領先基礎 美的是飯煲行業無可爭議的第一,2019年電飯煲行業占比中,美的以33.5%的份額遙遙領先,而筑牢領先優勢的秘籍就在于硬核實力。 美的的發展之路
青島西海岸新區大數據企業充分展現“硬核科技”實力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青島西海岸新區大數據企業充分展現“硬核科技”實力,開發出一系列的大數據產品,應用于疫情監測、疾病診療、民生保障、國內外出行管控等關鍵環節中,使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更加科學高效,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科技支撐。
華為2019年專利申請全球排名第一 中國首次在全球專利榜單超越美國
4月7日,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數據,中國2019年在《專利合作條約》(PCT)框架下提交了近5.9萬件國際專利申請,比美國多出1000余件,后者提交了57,840份申請。2019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提交了4411件專利申請,在所有企業中排名第一。
歐洲疫情持續蔓延,四家中國科技企業如何助力歐洲國家防疫物資?
隨著新冠病毒在歐洲和美國等地區的持續蔓延,全球經濟遭受重創,中國科技企業在這個時候,也是利用自己的能力馳援在歐洲的多個國家,幫助他們提供防疫物資,期待他們早日走出疫情。華為、阿里巴巴、OPPO和小米都有貢獻。
京東數科入選全球最具創新力數字科技類企業TOP10 也是唯一一家入選的中國公司
3月11日消息,日前全球三大商業媒體品牌之一的《Fast Company》發布2020年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京東數字科技集團(以下簡稱“京東數科”)入選全球數字科技類企業TOP10,并成為該榜單中唯一一家中國公司。
2020年全球5G行業專利報告 華為第一中興第三
日前,國際知名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了最新的5G行業專利報告。從報告可以看到,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表現出色,華為以3147件排名第一,中興通訊以2561件排名第三。
發表于 03-03 10:15

中國公司5G專利占全球34% 華為一家占到20%居世界第一
在5G方面,多家國內公司組成的中國軍團普遍被認為實力最強,尤其是華為、中興,5G專利上他們位居前列,華為號稱擁有全球5G專利的20%,是世界第一的。

再次超過英特爾?三星今年或成為全球第一的芯片廠商
說起三星,相信大家對它不佩服都不行,一家韓國的企業,在科技領域拿下多項全球第一。智能手機銷量全球第一、OLED屏幕全球第一、電視銷量全球第一,內存銷量全球第一。
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積累 在全球人工智能專利布局中的實力不斷提升
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顯示,百度、騰訊、中國科學院等國內主要專利權企業正不斷形成人工智能技術積累,提升在全球人工智能專利布局中的競爭實力。
發表于 12-11 08:42

人工智能中國專利申請排名:百度5712件排第一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人工智能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呈逐年上升趨勢。而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排名中,百度以 5712 件位列第一。
中國又一個科技巨頭崛起!還榮登全球第一的寶座!
隨著我國快速發展,在期間誕生了不少的科技企業巨頭,例如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都是最近十幾年里崛起的企業,在各自的領域里都取得過非常不錯的成績,且牢牢占據國內市場的份額,在之后還紛紛向國外市場開始拓展,也讓中國的科技在國際舞臺上開始被展現出來。
電子信息企業之鄉,LED封裝產能規模全球第一
打開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經開區電子信息企業分布版圖:木林森LED封裝產能規模全球第一、合力泰科技觸摸屏出貨量全國第一,紅板線路板、柏兆電腦主板產能居全省第一…… 一百多家電子信息企業扎堆聚集,諸多閃耀著“之最”光芒。
中國移動5G專利全球電信運營企業中排第一 實現5G引領的歷史轉變
近日,中國移動正式提交了可持續發展報告。報告中提到了5G發展規劃。中國移動表示,截至目前,其在國際標準組織累計提交5G相關提案2700余篇,申請專利超過1000項,在全球電信運營企業中排第一,接下來的計劃是今年9月之前在超過40個城市推出“不換卡、不換號”的5G服務。
華為5G專利全球排名第一名占比達到20%
魯勇表示,華為在標準的專利方面應該是提供了16000多個5G標準體驗,換成A4紙將近10米高。華為5G專利全球排名第一名,占比達到20%。美國的所有企業的5G核心專利的占比不到15%。
發表于 05-27 09:03

格蘭仕硬核實力支撐 塑造“國民家電”
的路徑依賴,走出舒適區。以“國民家電”為理念,格蘭仕用硬核科技在家電領域掀起“高維”攻勢,更大的目標是滿足“每一個家庭的美好生活需要”。
發表于 04-05 16:49

一文盤點七家日本半導體設備領域的大型企業
日本半導體設備巨頭在全球有極高的影響力,為此,我們在這里盤點一下,日本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七家重量級企業。在筆者看來,這在未來很多年將會是日本半導體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中國企業積極申請國際專利,2018年華為以5405件專利申請量位居第一名
隨著中國企業的發展壯大,它們逐漸有了與國際企業競爭的實力,這正推動中國企業積極走向國際市場,而受2000年前后中國DVD產業被歐美日韓以專利圍剿最終式微的教訓,而當時已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國兩家企業--華為和中興
WIPO 年度專利報告發布:華為專利申請量占據全球第一
3月19日上午消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今天發布2018年度的專利報告,據了解,在去年WIPO的國際專利申請量,華為占據“全球第一”。
驕傲!華為專利申請已躍居全球第一
3 月 19 日,聯合國下屬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周二公布數據稱, 在2018 年,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向該機構提交了 5405 份專利申請,在全球所有企業中雄踞第一
發表于 03-20 08:46

全球專利實力榜:日本佳能第一 中國國家電網第三
據韓國媒體報道,根據《2018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13至2015年間,日本佳能公司創造了24006個專利,排名全球第一,其次是三星電子,獲得21836件專利,排名全球第三的是中國國家電網公司。
發表于 03-19 11:05


AI專利申請50強企業 中國超過美國
作為高科技競爭主戰場的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正在提升存在感。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13日報道,根據日美歐中的專利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公開的專利申請數據, 在AI專利申請領域,排在首位的是IBM,為3000件。第二位是微軟(1955件),第三位是谷歌(1659件
發表于 03-14 10:52

冰箱進入“海爾時代” 這是海爾冰箱原創科技實力世界第一的最佳證明
多年來,海爾冰箱積極開展科技研發,在全球各市場、原創科技、標準專利等方面結出了碩果,實現了行業領先。據2018年全球冰箱業專利公開數顯示:海爾冰箱憑借735項專利再居世界第一,這也是在世界冰箱已進入的“海爾時代”,海爾冰箱原創科技
發表于 03-01 17:05

中國科技第一展將在深圳亮相
目前,人工智能企業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教育、醫療、電商零售、金融、個人助理等多個垂直領域內的多個場景。AI+也讓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科技感。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素有
發表于 02-28 15:51

中國6家公司上榜全球AI初創企業100強
日前,全球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公布了2019全球100強AI初創企業排行榜,這100家公司囊括物聯網、醫療健康、汽車駕駛、金融科技和網絡安全等諸多領域,其中,中國有6家公司上榜。

漢能在薄膜太陽能領域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近年來,依托薄膜太陽能技術的移動能源產業在全球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其背后離不開我國民營高科技能源企業漢能集團緊抓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在研發創新上爭分奪秒,讓中國領先一把的傳奇故事。
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列證明華為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發布的專利授權量排名顯示,華為以14605件專利位居中國科技企業第一名,在全球位居第七名,這凸顯了
實力鑄就榮譽 貝能國際再獲“Microchip中國區第一代理”殊榮
。 Microchip對貝能國際2017年度在單片機、混合信號、模擬器件和閃存專利解決方案等產品領域的突破增長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對貝能國際多渠道運營、多維度創新的分銷服務能力表示贊賞。這一激勵將持續推動貝能國際以多樣化的分銷服務,助力客戶極致
發表于 12-05 17:58

中國封測企業大盤點:已達96家
。統計全球封測前十大企業,基本也是這三個地方廠商的天下,其中中國臺灣獨占5家、中國大陸3家、美國1家,剩下的另一個席位被則被新加坡企業占據(聯測)。 由此可見,中國封測產業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發表于 11-29 12:25


中國移動5G專利實力位居全球運營商前列陣營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移動已圍繞5G技術提交發明專利申請近1000件,躍居全球運營商第一陣營。
位列全球第一陣營!中國移動提交5G專利近千件
11月27日消息,近日國資委網站對外發布,中國移動目前已經針對5G技術提交了將近1000件專利。他們也憑借著這些海量的專利躍居全球運營商申請專利的第一陣營。 近年來,中國移動不斷加大國內外專利布局
發表于 11-27 08:35

無線充電企業專利實力報告和Top10最新排名
專利搜索公布的國內無線充電企業專利申請情況排名結果如下圖所示,該排名報告主要基于企業專利申請的質量和數量,是無線充電領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排名。??專利背后代表的是創新,專利申請是衡量一個企業研發實力和
發表于 11-22 15:56

中國移動5G技術發明專利申請已提交近1000件實力位居全球第一
記者獲悉,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移動已圍繞5G技術提交發明專利申請近1000件,躍居全球運營商第一陣營。近年來,中國移動不斷加大國內外專利布局力度,目前已累計提交國內專利申請16000余件、國際專利申請500件,獲得國內發明專利授權5
發表于 11-16 08:55

CB Insights公布全球獨角獸榜單:滴滴、VIPKID等中國企業登榜
共有76家企業上榜,滴滴、VIPKID、知乎、丁香園、老虎證券、魅族科技等各領域的前沿創新企業均在其中。 據悉,CB Insights是全球最權威的風投調研機構之一,為全球的風險資本、創業公司、專利機構和新聞機構提供著數以百萬計的數據
發表于 08-23 14:29

中國AI發展報告2018:中國AI專利全球第一 AI領域投資占據全球60%
7月13日,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中心發布《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報告發現,中國在論文總量和高被引論文數量、人工智能專利數量上都排在世界第一。產業上,中國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排在全球第二,風險投資上,中國
中國在區塊鏈專利領域取得了多個第一
2008年日裔美國人中本聰第一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雖然發源自國外,但區塊鏈卻在中國發展得十分迅速。2017年,中國在區塊鏈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次便在專利領域取得了多個第一。

第一科技實力海爾創新實力獲全球用戶首選
隨著中國開始積極參與全球化競爭,家電企業紛紛在科技創新領域發力,但是家電科技除了自我標榜,還剩什么?科技實力強不強,顯然不能靠企業的自我定義,而是應當從客觀角度,由第三方公司或者標準來做評判。海爾
發表于 03-15 01:12


去年華為向其申請了2398項專利,專利申請數在全球企業中排行第一
華為再次傳來大喜訊:歐洲專利局宣布,2017年,華為向其申請了2398項專利,專利申請數在全球企業中排行第一!無論是西門子、愛立信、LG集團,還是三星、高通、蘋果,都被華為甩在了身后。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全球區塊鏈專利排行榜,中國占一半,阿里第一
、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數據提取時間范圍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前100名中,中國入榜的企業占比49%,其次為美國占比33%;阿里巴巴排名第一,美國銀行排名第二。? 統計單位:件 ? 近日,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聯合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
專利“含金量”反映企業科技實力 海爾專利改變全球生活
中國家電企業開始參與全球競爭已經不是新奇事了,以海爾為例,海爾海外專利布局第一,發明專利也是占比行業最高,如今海爾專利授權率接近80%行業第一。
發表于 02-28 12:30

中國專利 亮出更多國際范兒
新興技術領域搶抓先機,不斷提升創新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近10倍中國企業在美擁有專利10年增長更開放:海外專利布局能力不斷增強從北極的皚皚冰川,到萊茵河上的捕魚船,一個個俯瞰視角仿佛為人們打開了“上帝之眼
發表于 02-12 17:02
總有膽大的 戴爾Adamo 13全球第一拆
這世界永遠不缺乏勇敢的主兒,近日iFixit網站和TechRepublic就聯手為我們奉獻了Adamo 13的詳盡拆解過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內部究竟有怎樣的奧妙吧。 戴爾Adamo 13全球第一
三星手機實力不在中國 全球銷量排名世界第一
據市場調查在智能手機領域,三星手機的市場份額在節節敗退,有人猜測三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將完全退出中國手機市場。但是縱觀全球銷量來看,三星手機卻遠超華為排名世界第一。
發表于 01-19 11:28


深圳成全國“專利高地” 華為是企業專利大戶之一
深圳的科技力量正在崛起,如今已經成為了全國無可爭議的“專利高地”,并且深圳目前的國內有效發明專利量僅次于北京,其中華為、創維集團、中廣核等都曾多次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的深圳企業。隨這“十三五”計劃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深圳的科技力量還將不斷加強。
發表于 12-25 13:33

龍芯產業化提速:江蘇13家IT企業組建聯盟
齊聚江蘇常熟,在江蘇省信息產業廳的指導下,宣布了聯盟的成立,以此推進以龍芯為主國產芯片和軟件產業的發展。 這13家企業分別是:中科夢蘭、南大蘇富特、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14所、南瑞集團、永中科技、新華科技(南京)、百敖軟件、倍多科技、華麗網
發表于 12-03 19:24

警惕!LED領域或將打響一場專利戰
此次首爾半導體針對全球29家LED企業發出專利侵權警告,其中有15家是中國大陸企業,包括國內知名電視制造商創維。本報聯系了創維相關部門,想就相關事宜進行采訪,但未得到對方回復。
發表于 01-16 07:50

中國LED企業該如何應對專利戰?
專利戰從來就沒停止過,繼首爾半導體發動專利戰怒告29家企業后,日亞化在美控告四企侵權,兩LED照明廠商在列。專利大棒的殺傷力究竟有多大?面對日益頻繁的專利大戰,中國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應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發表于 01-11 09:20

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日本排第一,中國內地竟無一入選!
在湯森路透評選出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里,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而中國內地無一入圍。在中國媒體上,我們見到的日本是“失去的20年”,經濟衰退、創新能力喪失。在我們唱衰
發表于 08-22 17:52

中國成芯片專利申請第一大國 申請量增長23倍
深圳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新陽在4月26日知識產權日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芯片專利數量在過去18年里實現了6倍的增長,而中國芯片則實現了23倍的增長,從數量上中國已經成為芯片專利申請第一大國。
發表于 04-27 11:57

中國IC企業進全球第一梯隊 產業格局或將洗牌
中國市場近年來已成為全球集成電路市場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隨著國內產業政策環境日趨向好,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項目啟動帶來產業的大整合,國內IC龍頭企業正開始逐漸進入全球第一梯隊,專家預測未來全球產業競爭格局有望迎來洗牌。
發表于 09-06 09:42

全球百強創新企業評選 中國企業無一上榜
據國外媒體報道,湯姆森路透發布報告,在全球100大最具創新力公司評選名單中,包括40家美國企業,31家亞洲企業,29家歐洲企業。雖然中國專利申請數量領先全球,但由于專利質量及
發表于 11-17 08:52

磷酸鐵鋰電池專利爭奪激烈 中國企業應加快布局
磷酸鐵鋰電池專利爭奪激烈 中國企業應加快布局
目前,全球各大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技術領域展開了一場激烈競賽。在這場角逐中,對于磷酸鐵鋰(
發表于 01-29 08:42

IC設計業需重點突破 企業實力仍待提升
IC設計業需重點突破 企業實力仍待提升
作為半導體產業鏈中的一環,芯片設計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中國IC設計企業受惠于中國這一全球發
發表于 12-03 11:00

2008年全球企業500強公布 中國29家企業進入
的中國企業。此外,印度和俄羅斯分別有7家和5家企業入圍。 今年全球《財富》500強企業總銷售額達到23.6萬億美元,比去年增長13%;利潤總額增長3.9%,為1.6萬億美元。
發表于 07-10 19:17
評論